黄山毛峰 > 黄山毛峰百科 > 黄山毛峰知识 >

拒绝进坑,绿茶我只喝明后的

老侯手机微信:13859366756 服务号:zhengshancha

选择在清明之后发文,是希望不要影响各地绿茶企业及茶农们的经济利益。但作为活跃在一线的茶文化传播工作者,我希望面对绿茶一年比一年“早产”的现象,本着客观的态度跟消费大众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点。对于近些年绿茶越早越好的消费误区,一边不要伤害到茶产业良性的发展,让优质茶企、良心茶农收获一年辛劳的合理回报。一边又要让国民大众享有知情权,不被利益熏心的茶商茶贩错误引导、百般忽悠。这其中的平衡之度很难把握,再三思量才下笔落成此文。

我是一个爱茶的人,过去十年间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茶区,绿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产销量最高的一类,从概率上来算绿茶产区确实跑得不少,也与诸多名优绿茶的工艺大师或知名茶企领导者深交已久。

绿茶的产销非常不易,经营绿茶的企业及个人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,做绿茶最怕的就是滞销。绿茶是季节性很强的茶类,每年春天只产一季。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若生产得少便不够卖。反之,若产能过剩,行情不好时便会滞销。一旦后者状况出现,那么随之而来的库存压力就是最大的问题,这是因为绿茶需要在冰箱或冷库中才能更好地储存。

春季一过,绿茶的价格便呈现出跳水式下调,但冷库等仓储成本却是每日递增。所以,绿茶是一款越卖利润越薄的产品,如果卖到第二年春天还是没卖完,那么便会成为令人头疼的大麻烦。绿茶的产销旺季在一年中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所以绿茶的生产者们几乎每年都是“在30天鲍鱼和330天稀饭”中度日。当然,这只是一个夸张的比喻。不管怎样,当我们放眼全年,没有人愿意活在“要么不开张,开张吃一年”的状态下。有谁不希望改变绿茶的季节属性呢?哪怕延长产销时间也好。

如果,绿茶的黄金期可以从一个月变成三月,那么炒了二三十年绿茶的大师傅们,又何苦还要去学习红茶的工艺呢?如你所知,“绿改红”这种近些年在春末夏初各地绿茶产区纷纷效仿的现象实属“无奈之举”。“绿改红”即绿茶的鲜叶原料改以红茶的生产方式加工,所用原料多以明后至春末夏初的绿茶鲜叶为主。但往往在红茶“发烧友”的群体眼中,这些以绿茶茶树品种的鲜叶所生产出的红茶多数品质平平。

原因有三:

1、品种是基因决定的硬伤。这就好比圣女果只能用来拌色拉,而不能用来炒鸡蛋。茶树品种之间差异很大,适合做绿茶的品种其内质中的酚氨比(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)决定了该品种的适制性,同时也影响着红绿不同工艺所加工之成品茶的风味。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适合做绿茶的茶树鲜叶做成红茶并不惊艳,至少从香气与滋味等维度评判,其表现是非常平庸的。

2、地域特征严重丧失。无论波尔多或是勃艮第的红酒,之所以售价高于其它产区,其主要原因在于酒体中所表现出其不可复制的典型地域特征,评酒师们称为“风土”。茶叶亦是如此,知名的绿茶在感官风味中都带有强烈且可识别的环境属性,评茶师们习惯称之为“山场”,这绝不是武夷岩茶的专有名词,绿茶中一样通用。顶级的西湖龙井,无论是狮峰山尖抑或是白鹤峰顶,带有典型兰花香者堪称为上品。而其它地方所产则板栗香居多,杭州以外地区的龙井茶就只剩下炒豆子般的气味了。这就是顶级龙井茶,种在“白沙土”这一独特生长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可识别性特征。然而,这样的环境特征一旦改以红茶工艺加工便荡然无存。

3、生疏的工艺降低了品质。外来的和尚好念经,外来的工艺却不可行。就好比论家常菜妈妈做的一定胜过米其林星级大厨。路边摊的蛋炒饭也时常完胜大酒店。中国人常说熟能生巧,追溯各地绿茶产区流行红茶工艺这件事,也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。自金骏眉于2005年被创制之后,国人的茶圈里随即刮起了一阵“红色旋风”,红茶热让大面积种植绿茶的产区眼前为之一亮。春茶季后做点红茶,弥补了绿茶只产一季的“短命”囧状,且红茶的保质期远长于绿茶,存储又相对简单。于是,春茶后的“绿改红”逐渐成为了大部分绿茶产区的普世之举。让一辈子做惯了绿茶的师傅们改做红茶难免有些捉襟见肘。做绿茶做了几十年、而做红茶只做了几年,熟能生巧、经验决定品质,这个道理谁都懂。

故此,经验技术的不足也成为了“绿改红”品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判定一款茶的优劣,我们通常认为要具备“三个香”的准则:品种香、地域香、工艺香。即“三香”俱全是好茶!而“绿改红”的茶,三个香中没有一个是挨到边的。从长远来看,这一上文所言的“无奈之举”,还需“放下才能看破”的佛系心态来重新审视。

我们可曾反思,是什么导致了绿茶销售的“单月热”和被逼无奈下的“绿改红”等尴尬的境地呢?归根溯源,绿茶出现产销“短命”的这一现象,主要问题就出在“明前茶”等一系列“操之过急”的营销概念上。买的没有卖的精,消费者永远没有生产者专业。那么是谁引导了消费者,把绿茶“越早越好”的概念灌输给了市场?而最终导致消费市场倒逼,使许多消费者对“不是明前的茶,就不是好绿茶”以及“只有明前茶才能卖高价”这些错误概念深信不疑。某些绿茶生产企业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后,还要无奈地顺应市场需求,每年早早地就把明前茶推向市场以抢占先机,有些地区恨不得正月十五一过就打响了明前茶的营销战。

对于这一越发畸形的消费观,我的分析如下:

反季等于逆天

茶叶属于农副产品。即便附加值高于其它同类,它也只是高附加值农副产品而已。种在地里的都是菜!从这点上看,茶叶与青菜除了价格,并没有太大区别。农作物自然要“靠天吃饭”的,上文我们已经讨论过绿茶是季节性很强的农作物,相当于时令菜,具有极强的节气属性。所以,清明时节才被人们想起的绿茶是不应该出现在惊蛰前的市场的。冬笋就是冬笋,春笋就是春笋,没有人会在冬天提早卖春笋,那我们又为什么非要在惊蛰前就来急着卖绿茶呢,这难道不是想逆天吗?

明前不一定有“明前茶”

苏轼所言“且将新火试新茶”中的“明前茶”,指的是寒食节后,也就是清明前两天的茶以及明后的雨前茶,而并非今人所理解的越早越好的“明前茶”。《皇帝内经》中描述: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”。这里的“节”指节制,也指节气。老祖宗创制的二十四节气至今精准,人尚不能过早催熟,蔬果、茶菜亦是如此。如果非要用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去衡量“明前茶”,那么有些产地、有些年份的明前,还真的不一定就有“明前茶”!猴坑的极品猴魁、蝙蝠洞的顶级瓜片就是每年最好的例证。

不是越早的就是越好的

喝茶是为了健康,喝茶之所以可以健康,是因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有非常多的益处。如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衰老、抗氧化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等等。而这些有效成分均属于茶叶中的次生代谢产物,它们由茶树体内的初级代谢产物在酶的催化下进一步代谢而成。次级代谢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代谢方式。也就是说,环境(包括气候)变化对次级代谢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。如果平均气温过低、日照不充足、降水量不够等等,会直接影响到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。说得通俗一点,就是如果过早采摘,茶叶太嫩了茶叶里面的营养物质并没有充分形成,对人体的保健功效会大打折扣。另外一方面,这些有效成分还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与风味,由于过早采摘、发育不成熟,茶叶会因内含物质的缺乏而影响品饮的感官体验。

总之,花着明前的高价,买到的是营养物质缺乏、香气与滋味淡薄的“早产茶”。费力赶个“早”,还没尝到“鲜”,您这又是何苦呢?如果不是盲目追求所谓明前的时令概念,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消费春季的绿茶,生产者可以安心踏实地做出高品质的好茶,消费者可买到品质与风味俱佳的高性价比绿茶。明前不明前的,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于我个人而言,清明到谷雨之间的绿茶,价格实惠、香气馥郁、有滋有味。相比之下,更是我的偏爱。时常有茶友问起我对明前茶的观点,我也是一如既往地回复:“对不起,绿茶我只喝明后的”。

提示:点击加入2000人的QQ专业群:5919079弘扬黄山毛峰,提供老百姓喝的起的原产地好茶!

黄山毛峰 > 黄山毛峰百科 > 黄山毛峰知识 >
电话:18755901375在线客服